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机维协“质量月”活动系列报道二:领航案例 ?为质量提升树立标杆
最新动态
中机维协“质量月”活动系列报道二:领航案例 ?为质量提升树立标杆
2025-09-302
NEWS

      

      在全国“质量月”活动深入开展之际,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简称“中机维协”)坚持“标准筑基、案例示范”双轮驱动,全面开展工业装备运维服务领域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征集工作。聚焦关键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质量管理实践,中机维协着力挖掘并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案例动能”,助推中国装备服务后市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中机维协“质量月”活动系列报道二:

领航案例  为质量提升树立标杆



案例征集方向:覆盖九大领域,构建全产业链创新实践体系



为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本次案例征集覆盖机电装备运维、维修改造与再制造全产业链,围绕九大方向系统梳理创新实践,构建形成“技术-模式-质量”三位一体的案例体系:

(一)节能降碳: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围绕高耗能装备能效提升,重点征集低碳技术改造与系统优化案例。如“‘零泄漏’真空热管式低温省煤器技术”实现煤耗降低1.656g/(kW·h),年节约标煤2782吨,年减排CO?6240吨,设备零泄漏率与100%可用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降碳系统解决方案。

(二)数字化运维:推动智能服务转型
面向智能工厂、无人车间等应用场景,征集基于AI诊断、实时监测等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以“变电站智能运维四足机器狗‘吠云’”为例,集成5G与AI技术,突破地形限制,覆盖变电站70%复杂区域,搭载红外热成像与局放传感器实现毫米级检测,机械臂操作精度达±0.1mm。该技术应用使漏检率从20%降至1%以下,单站年降本300万元,引领运维模式向“无人化、智能化”全面升级。
(三)智能化改造: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针对老旧装备升级需求,征集融合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改造案例。“龙门加工中心机床预测性维护”项目通过定期检查与系统保养,可提前识别并处理潜在故障,避免问题扩大。实施该维护策略的机床平均寿命延长20%-30%,非计划停机时间显著减少,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案例遴选机制:严格标准与多维评估,确保示范引领价值



为保障案例质量与示范价值,协会建立“申报-初审-评审-公示”全流程遴选机制,突出“创新性、示范性、实效性”三大核心指标:

申报条件:申报主体须为独立法人,案例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无不良信用记录,鼓励用户单位与技术提供方联合申报。

评审流程:组织行业专家围绕技术先进性、经济社会效益、推广价值等维度进行综合打分,重点关注案例在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效率优化等方面的量化成效。

案例库建设:截至2025年9月,累计收到全国15个省份、50余家单位申报的案例70余项,覆盖电力、化工、冶金、轨道交通等10余个重点行业。




案例示范推广:从“标杆引领”到“生态共建”,构建质量提升长效价值



本次案例征集不仅是“质量月”活动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构建行业质量提升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协会通过“三维推广体系”持续释放案例价值:

(一)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

拟于2025年11月行业年会上发布《工业装备运维服务创新领航案例集》,重点展示预测性维护、远程运维、再制造等领域可复制模式,并组织案例单位开展现场经验交流。

(二)政策赋能与市场对接

对优秀案例提供政府推荐、融资支持与品牌培育等配套服务。例如,推荐申报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项目,联合投资机构为具备产业化前景的案例提供资金支持。

(三)标准转化与生态融合

将案例中的创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纳入团体标准制修订,实现“案例提炼-标准固化-产业推广”的良性闭环。

领航应用案例是产业创新的“活教材”,更是质量提升的实践载体。通过系统挖掘与有效推广,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也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为质量强国建设持续注入行业力量。

















END






中机维协

微  信 号 |  zjwx2002

中机维协|  CAMER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