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燕化正邦:廿载匠心铸就行业标杆 创新驱动续写时代华章
作为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的理事单位,北京燕化正邦设备检修有限公司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二十载砥砺奋进,已发展成为拥有2368名员工、年产值超5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石油化工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为定位,构建了覆盖检修维护、工程安装、设备制造、技术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成为国内石化检维修领域的领军企业。
坚持党建引领,铸就改制企业特色发展之路
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形成了“共促共融党建工作法”,实现党建与发展的同频共振,走出一条改制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之路。
一是重视党组织建设。公司党委下设18个党支部,覆盖所有项目部,160多名党员在关键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促共融党建工作法”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建品牌”,入选北京市“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双百项目。公司党委先后获得北京市非公领域党建示范单位、北京市新经济组织优秀党委等荣誉称号。
二是开展党建共建。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党建共建聚合力”理念,创新党建形式,先后与燕山石化合成橡胶厂党委、国能榆林化工公司党委及邮储银行北京房山支行党委开展党建共建,形成“组织共建、人才共育、难题共解”的创新机制。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形成集智、集源、集力“三集法”企业文化,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等活动,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形成强大向心力。坚持“规范做好每件事”服务理念和“善打硬仗、用心做事、顽强拼搏”正邦作风,为石化设备安全平稳运行“保驾护航”。通过“最美家庭”“三八红旗手”评选,传递党的温暖与企业正能量。
坚持市场化发展,实现从改制企业到行业标杆的历史性跨越
2005年,燕化正邦由国企改制成立,开启了市场化发展的新征程。经过二十年创新发展,公司实现了规模、技术和资质的三大历史性跨越。
从规模看,公司从最初的区域性服务商,发展为如今遍布全国的14个固定维保点、三大维保基地,服务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神华煤化工以及中化等国内五大石化行业11家石化企业260套生产装置维护保运的全国性企业,已成为石油石化行业检维修品牌企业。
从技术成果看,公司从传统检修升级为拥有2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的创新型企业,现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
从资质看,公司取得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23项行业顶级资质,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七大系列43项石化设备检维修能力认定,还拥有压力容器、管道及防爆电气设备等5项许可证。公司曾荣获中石化集团公司检维修协作“十佳”单位、中石化优质工程奖、“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各级荣誉186项,这些数字背后,是正邦人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的丰硕成果。
坚持创新驱动,打造石化行业设备安全运行的“护航舰”
燕化正邦始终坚持科技立企,自觉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战锤炼能力、以创新突破瓶颈。
一是坚持人才强企。312人技术团队中包含58名高级工程师,培养出北京市劳模王飞、“全国工人先锋号”电仪项目部等一大批技术过硬的骨干队伍。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自主研发的《石油石化设备精细化维护系统》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高压水清洗等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开发设备健康管理系统,建设“智能运维中心”,与高校合作开展“5G+工业互联网”在检维修领域的应用研究,规划三年内实现主要装置“数字孪生”全覆盖。
三是推动服务升级。构建“三大维保基地+14个固定维保点”的服务网络,创新“预防性维护+智能化诊断”服务模式。在国能榆林化工年度大修中,公司300人团队创下“零事故、零返工、提前3天完工”的行业纪录。无论是北海炼化的精细维保,还是包头煤化工的攻坚克难,正邦人用专业与担当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成为石化行业设备安全运行的“守护者”。
二十岁,正青春;新征程,再启航。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赖华强表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匠心致初心、以奋斗赢未来,以二十周年为起点,与行业同仁砥砺奋进、再创辉煌!”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燕化正邦正以卓越的技术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石油石化设备维修第一品牌,引领检维修行业创新与发展。
微 信 号 | zjwx2002
中机维协| C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