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增长点。
https://www.miit.gov.cn/xwfb/gxdt/sjdt/art/2025/art_05d3f1c35bd8415cbde3d96687892415.html
4月3日,2025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业会在太原召开。总结近年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成效,研判产业发展形势,部署2025年度重点工作。
https://www.miit.gov.cn/xwfb/bldhd/art/2025/art_0884a94f4c4b4f03977406f7e84d4326.html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2025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明确了编制原则、编制重点及制修计划。其中制定164项,修订88项;重点和基础通用标准137项,其它标准115项。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22a82ae4821b45d79ce76f69e44c8f33.html
4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煤电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504/t20250414_1397185.html
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743c4f07ee3843a889f39523078c069d.html
4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的通知》。提出8个环节的40个智能制造典型场景,作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参考指引。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fcdd592de7614d6d981be864b73e83c9.html
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5版)推荐工作的通知》。重点围绕《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4版)》(以下称2024年目录,见附件1)列出的安全应急监测预警装备、安全应急智能化装备、工业消防系统与装备、先进个体防护装备等四大类100项装备开展本次推荐工作。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e33960baaeaa49949f6fce37f83df4d3.html
4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明确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推动重点产品提质升级、促进重点行业优质发展、提升质量公共服务效能、完善质量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品牌建设等七方面21项重点任务。
https://www.miit.gov.cn/zwgk/zcwj/wjfb/tz/art/2025/art_198586a0ef6c4ab49cadb1f63bfa8cc6.html
1. 2025第九届沧州国际数控机床及智能装备展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5月9-12日
展会场馆:沧州国际会展中心
http://www.cmtexpo.com
2. 2025第25届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5月13-16日
展会展馆: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北区
http://www.ljcwmte.com/
3. 2025中国(合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安徽工业自动化展|2025安徽机器人展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5月23-25日
举办展馆: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https://www.ccieme.cc/
4. 中国国际五金电器博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6月3-5日
举办展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展)
https://www.hardware-fair.com
5.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深圳工博会)
举办时间:2025年6月4-6日
举办展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新馆)
https://www.sciif.com/
6. 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6月4-7日
举办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龙阳路2345号]
https://www.diemouldchina.com/
7. 2025制造业数字化博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6月17-19日
举办展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https://www.worldofdigitalization.com/mde
8.2025第28届青岛国际机床展览会(青岛机床展)
举办时间:2025年6月18-22日
举办展馆:青岛国际博览中心(即墨温泉二路7-1号)
http://www.vanzol.com/jinnoc/
9. 2025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举办时间:2025年6月19-21日
举办展馆: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
https://www.ccicexpo.com/index.html
一、设备维修十大黄金原则
设备如同人体,定期体检比急救手术更重要。十大原则从预防,诊断到持续优化,构建起设备全生命周期防护网。
1.预防为主,定期维护;2.安全第一,断电挂牌;3.工具匹配,拒绝凑合;4.记录溯源,电子化存档;5.培训赋能,持证上岗;6.精准诊断,杜绝盲修;7.流程标准化,Sop至上;8.备件管理,智能预警;9.持续改进,PDCA循环;10.责任到人,终身追溯。
设备维修十大黄金原则
原则一:预防为主,定期维护
定期检查:制定保养周期表
预见性维护: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故障
提示:润滑,清洁,紧固占预防故障的70%
原则二:安全第一,断电挂牌
操作规范:维修前切断电源并挂警示牌
防护装备:必须佩带绝缘手套,护目镜等
原则三:工具匹配,拒绝凑合
专用工具:严禁用活动扳手代替套筒
精度校准:扭力扳手需定期校验
数据:工具不当导致30%的二次损坏
原则四:记录溯源,电子化存档
维修档案:记录故障现象,处理步骤,更换零件
原则五:培训赋能,持证上岗
分级认证:初级-高级技师考核制度
案例复盘:每月开故障分析会
原则六:精准诊断,杜绝盲修
5why分析法:连续追问找到根本原因
仪器辅助:红外热像仪检测过热隐患
原则七:流程标准化,sop至上
作业指导书:图文结合标准关键扭矩值
点检清单:扫码签到防止漏检
原则八:备件管理,智能预警
ABC分类:A类关键件备安全库存
物联网监控:RFID芯片自动触发采购单
原则九:持续改进,PDCA循环
PDCA实施:计划-执行-检查-改进闭环
原则十:责任到人,终身追溯
设备身份证:每个设备专属二维码履历
KPI考核:将维修质量与绩效挂钩
结语:设备如同人体,定期体检比急救手术更重要。十大原则从预防,诊断到持续优化,构建起设备全生命周期防护网。
上下滑动查看
二、常见机械维修的九大问题
1.在机械维修领域,精准诊断故障至关重要,然而草率拆解的现象屡见不鲜。
2、在工程机械维修中,随意更换零件,过度依赖“换件修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3.忽视新配件质量检测,装配后引发故障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更换配件前,部分维修技师忽视了对新配件的技术检测,直接安装至机械上,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
4.配件型号混淆,代用或错用现象较为普遍。
5.非标准维修手段盛行,临时修补成维修常态。
6.垫片使用随心所欲,规范缺失现象频发。
7.轻视“细节”引发重大故障隐患。
8.维修禁忌置若罔闻,隐性故障接踵而至。
9.在机械维护中,未能彻底清除组件污渍与杂质,常引发过早损坏与锈蚀问题。
常见机械维修的九大问题
1.在机械维修领域,精准诊断故障至关重要,然而草率拆解的现象屡见不鲜
部分维修技师因对机械构造及运作机制缺乏深入理解,跳过细致分析故障根源的步骤,仅凭直觉对机械进行大规模拆解,此举非但未能有有效解决原始故障,反而因维修技巧与流程的不当,引发了新的问题。因此机械故障发生后,应优先考虑使用专业检测工具进行诊断,若条件受限,则可借助“询问,观察,检查,测试”等故障诊断手段,结合机械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精确定位故障源头。在诊断过程中,应遵循“排除法”与“对比法”,由简入繁,由表及里,由整体至部件,切忌轻率拆解。
2、在工程机械维修中,随意更换零件,过度依赖“换件修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鉴于工程机械故障排查的复杂性,部分维修技师倾向于采用换件试验的策略,无论零件大小,只要疑似故障源,便逐一替换测试,此举非但未能排除故障,反而导致不必要的零件更换,增加了用户成本。实际上,部分故障零件仅需简单修复即可恢复功能,无需复杂工艺,但维修技师却倾向于要求用户更换新件,过度采用“换件修理”,造成资源浪费。此类现象在某些维修单位中仍较为普遍。因此,维修时应基于故障表现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及位置,对可修复的零件采取修复措施,避免无谓更换。
3.忽视新配件质量检测,装配后引发故障的问题较为突出在更换配件前,部分维修技师忽视了对新配件的技术检测,直接安装至机械上,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
当前市场上配件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出现;同时,部分配件因长期库存导致性能退化,若未经检测即行装配,极易引发故障。因此,更换新配件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与测试,包括外观检查与性能测试,确保新配件无缺陷,避免其引发额外问题。
4.配件型号混淆,代用或错用现象较为普遍
在工程机械维修过程中,配件代用或错用的现象依然普遍。虽然某些情况下配件应急代用可行,但长期使用将损害机械安全与技术性能。部分维修技师因对机械结构、原理了解不足,常忽视配件型号的匹配性,认为只要能安装即可,不考虑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因此,在维修工程机械时,应严格遵循原装型号配件的使用原则,避免代用或错用,确保机械性能与安全性。
5.非标准维修手段盛行,临时修补成维修常态
在工程机械维修领域,部分维修人员倾向于采用非标准的维修手段,将临时性的应急措施视为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他们往往以“快速应对”替代“正规维修”,导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常见的“焊接替代修理”便是例证之一。对于一些本应通过精细修理恢复功能的部件,维修人员却出于省事的考虑,倾向于采用“焊接固定”的粗暴方式。
例如,在液压油缸耳环与油缸活塞杆联接螺纹受损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结果导致油缸油封损坏后无法便捷更换,漏油问题愈发严重。面对工作装置动作迟缓或转向困难等问题,维修人员不深入排查故障根源,而是盲目提高系统工作压力,致使系统压力异常升高,油封、管路、液压元件等部件频繁受损。此外,为了提升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维修人员还会擅自增大喷油泵的供油量并提升喷油器的喷油压力。这些非标准的维修手段虽能暂时应急,但绝非长久之计。必须从根源上查明故障原因,采取正规的维修措施彻底排除故障,这一点亟需引起维修人员的高度重视。
6.垫片使用随心所欲,规范缺失现象频发
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合面间所使用的垫片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石棉垫、橡胶垫、纸板垫、软木垫、毛毡垫、有色金属垫(铜垫、铝垫)、铜皮(钢皮)石棉垫、绝缘垫、弹簧垫、平垫等。这些垫片在防止零部件配合面间漏油、漏水、漏气、漏电以及紧固防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工程机械维修过程中,垫片使用不规范甚至随心所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导致配合面间泄漏频发,螺栓、螺母松动脱落问题不断,严重影响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
例如,发动机气缸垫过厚会降低压缩比,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喷油器与气缸盖配合面间若使用石棉垫替代铜垫片,易导致喷油器散热不良而发生烧蚀;柴油机输油泵和喷油泵结合面间垫片过厚会降低输油量及输油压力,进而影响柴油机功率;漏装弹簧垫、锁紧垫、密封垫等问题也会导致接合不紧,松动漏油等现象频发;此外,因垫片中间有孔而忘记开孔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导致油道、水道堵塞,发动机烧瓦抱轴、水箱开锅等严重后果。
7.轻视“细节”引发重大故障隐患
在进行设备维护时,某些技术人员常常将焦点集中在诸如喷油泵、输油泵、活塞组件、缸套、活塞环、液压油泵系统、控制阀、制动装置及转向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维护上,而严重忽略了滤清器组件、溢流保护装置、各类监测仪表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部件的保养。他们持有这样一种误解,即这些“细节”部件对设备的运行效能无实质性影响,即便受损也可暂时忽略,只要设备尚能运转便得过且过。然而,正是这种对“细节”部件维护的漠视,加速了设备的早期磨损进程,极大地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例如柴油滤清单元、机油滤清单元、空气滤清单元、液压油滤清单元、水温监测仪、油温监测仪、油压监测仪、感应探头、传感装置、警报系统、预热元件、油液过滤网格、水箱密封盖、燃油箱密封盖、机油加注口密封盖、润滑点注入嘴、储气罐排污阀、蓄电池仓、喷油器回流接头、安全销、风扇导流罩、传动轴锁紧螺栓等“细节”部件,实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及实施有效维护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延长设备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维护过程中,若忽视对这些“细节”部件的保养,往往会“因细节失全局”,导致设备故障频发。
8.维修禁忌置若罔闻,隐性故障接踵而至
在工程机械维修作业中,部分技术人员对维修过程中应遵循的禁忌事项缺乏了解,导致在拆装过程中频繁出现“惯性”失误,严重损害了维修质量。
例如,在发动机处于热态时拆卸气缸盖,极易造成缸盖变形甚至产生裂纹;在安装活塞销时,若未对活塞进行预热而强行将活塞销敲入销孔,将导致活塞变形加剧,椭圆度显著增大;在曲轴主轴瓦或连杆瓦背面添加铜垫或纸垫,会堵塞油道,进而引发烧瓦抱轴事故;在维修柴油机时过度刮削轴瓦,会破坏轴瓦表面的减摩合金层,导致轴瓦钢背与曲轴直接接触,加速早期磨损;在拆卸轴承、皮带轮等过盈配合部件时,不使用专用拉力工具而采用暴力敲打,易造成部件变形或损坏;在启封新活塞、缸套、喷油嘴偶件、柱塞偶件等精密零件时,采用火烧方式去除零件表面的封存油质或蜡质,会改变零件性能,不利于其后续使用。这些违规操作不仅增加了维修难度,更埋下了设备故障的隐患。
9.在机械维护中,未能彻底清除组件污渍与杂质,常引发过早损坏与锈蚀问题
当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时,确保组件表面的污渍和杂质得到妥善处理,对于提升维修品质及延长机械寿命至关重要。然而,一些维修单位常因忽视组件清洁、选用不恰当的清洁剂或采用不当的清洁方法,导致组件过早磨损和锈蚀。例如,未能彻底清理缸套台阶、活塞环槽内的积炭、螺栓孔内的异物及液压元件内的沙粒,可能导致螺栓扭矩不足、活塞环断裂、缸垫烧损及液压元件早期磨损。
在进行工程机械大修时,忽视清除柴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液压油滤清器、柴油机水套、散热器表面及润滑油通道等处的污渍或杂质,将使维修工作变得不完整,进而缩短工程机械的无故障运行时间。
对于维修人员而言,在清洁组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合理选择清洁剂。针对不同类型的组件,根据其清洁要求的不同,需选用适当的清洁剂。
其次,防止组件锈蚀。为确保组件质量,必须防止其锈蚀,特别是对于精密组件,任何程度的锈蚀都是不允许的。因此,在清洁时,应避免使用碱性清洁剂(特别是强碱性清洁剂)清洁铝合金类组件(如铝合金气缸盖),同样,也不应使用强酸性清洁剂清洁铜类组件(如节温器主阀),以减少组件的锈蚀。
最后,组件应分类清洁。铝合金类组件与铜类组件不宜在同一碱性或酸性清洁剂中清洁,橡胶类组件也不应与钢铁类组件在同一汽、柴油或酸、碱性清洁剂中共同清洁。
上下滑动查看
三、日常检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隐患多,企业设备管理不到位、检维修作业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等,都可能导致意外发生。日常检维修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这里给大家列出了日常检维修中确保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
日常检维修安全注意事项
检修前:
1.作业人员(承包商)对现场不熟悉,对化工企业危险性质不熟悉,入厂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有可能无意中违章,或造成误碰阀门、管线,作业部位错误等,对操作造成不良影响。
2.作业前应对具体检修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危害分析,
制定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申请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经逐级审批
后实施。
3.作业前现场检查和安全措施交底,施工单位取得许可证后,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组织作业,应确保作业机具达到作业所在区域或部位的防火防爆等级要求。
4.基层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人、对作业现场的设备实施进行现场检查,对检维修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施工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措施交底。
检修中:
1.设备检维修作业时间紧、作业条件差、交叉作业多,主要的危害有工作过程中对作业人员的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灼烫、中毒窒息等。
2.在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站位不好、使用工具有缺陷、未进行有效固定、操作失误、有关人员配合不好等。
3.对需要作业的电气设备或电气设备系统相连、未在停机后切断电源,摘除保险或挂接电线、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示牌。
4.未办理完作业许可证就开始作业或作业内容、人员、有效期等与作业许可证不符。
5.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不到位,如产生粉尘的作业不配备防尘口学而是用纱布口罩代替,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服饰和戴铁钉的鞋进入生产装置和易燃易爆区。
6.作业过程中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或者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
7.在液化烃和轻质油装置、罐区,用黑色金属和易产生花火
的工具进行敲打、撞击作业,在高温管线上刷漆、保温等。
8.作业期间,生产车间项目负责人、单位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未对作业现场进行抽查,监督施工单位按章作业。
9.在拆卸、解体和维修高温设备时,必须待设备内部温度冷却至正常温度时,再进行拆卸、解体和维修作业。
10.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如现场消防警报、紧急撤离警报响起),生产单位项目负责人或者许可证签发人、监护人等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暂停作业并从作业区域撤离。
11.当作业内容与许可证上说明的作业内容相比发生变更时,或环境条件变化时需要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
12.施工作业完成后,由生产车间项目负责人、监护人和施工单位作业负责人确认并在相应作业票上“完成验收”栏中签名,还要将完工信息告知相关岗位和人员。
上下滑动查看
四、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方法
维修电工的职责是对企业生产和生活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在电力设备、电路出现故障后,以下8种方法能够迅速找出设备故障的原因并正确排除故障、降低损失。
1.电阻法;2.电压法;3.电流法;4.替代法;5.短接法;6.直接检查法;7.仪器测试法;8.调试参数法。
维修电工故障排除方法
1.电阻法。通常是指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电机、线路、触头等是否符合使用标称值以及是否通断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要求线路在断电的情况下使用。
2.电压法。是指利用万用表相应的电压挡,测量电路中电压值的一种方法,通常测量时,有时测量电源、负载的电压,也有时测量开路电压,以判断线路是否正常。
3.电流法。即通过测量线路中的电流是否符合正常值,来判定故障原因。
4.替代法。在怀疑某个器件有故障,但不能确定,且有代用件时,可替换试验,看故障是否恢复。
5.短接法。适用于低电压、小电流回路中,将怀疑短路的点用导线短接进行试验。
6.直接检查法。在了解故障原因或根据经验针对出现故障几率高、或是一些特殊故障,可以直接检查所怀疑的故障点。
7.仪器测试法。借助各种仪器仪表测量各种参数,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
8.调试参数法。有些线路中元器件无损坏,线路接线良好,只是由于某些物理量调整不合适,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应根据电气工作原理及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上下滑动查看
微 信 号 | zjwx2002
中机维协| CAMER